首页 > 栽培技术 > 农事常识
农事常识
向日葵地膜覆盖栽培技术
发表时间:2016-10-02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向日葵地膜覆盖栽培技术

一、技术概述

地膜覆盖具有保水、保肥、增温、灭草、增产等作用,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种植形式,特别是在食葵杂交种种植面积大的内蒙古、甘肃省发展较快,具有减少用种量、提高保苗率、增加产量等优点。

二、技术要点

1.选地、整地与基肥

1)选地

选择土地平整、灌排条件好的中轻度盐碱地或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地,实行3年以上轮作,忌选重茬和迎茬地。

2)整地

搞好秋翻和秋浇,秋翻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,力争每三年深松一次土地;在有条件的地区尽可能推迟浇地时间,且保证秋浇质量,以确保下年土壤墒情。

播种前针对土壤墒情和品种确定整地方法,常规品种因生育期长,播种时间早,此时土壤墒情较好,可采取先整地后播种的方法,即播前先浅翻或用旋耕机耕翻土地,然后及时纵横耙平,镇压后直接播种。杂交种生育期较短,播种时间晚,此时气温升高,蒸发量大,土壤墒情较差,可采取先整地后覆膜,然后浇水,水后播种的办法。整地要达到地平、土碎、无大坷垃。

3)基肥

结合秋翻每亩翻压腐熟有机肥2 500~3 000千克。播种前深施种肥,一般以每亩10千克磷酸二铵或15千克三元复合肥为宜。

2.品种选择与播种

1)品种选择

种子要选择在当地经过试验且通过审认定(登记)的品种,质量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。

2)种子处理

播前晒种2~3天,以增强种子内部酶的活性,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。未包衣种子用40%辛硫磷150毫升,对水5~7.5千克,拌种25~30千克进行种子处理。预防菌核病可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浸种4小时,或用菌核净、甲基托布津以种子重量的0.5%~0.6%拌种。

3)播种时间

常规品种播种时间为4月初至4月下旬;杂交种播种时间为5月25日至6月5日左右。

4)种植密度

种植密度根据当地试验确定。一般食葵常规种亩留苗2 000~2 500株;食葵杂交种亩留苗2 000~2 500株;油葵亩留苗3 500~4 000株。

5)覆膜播种

采用先覆膜后播种、大小行种植法。选用70厘米地膜,播前机械覆膜,一膜覆盖两行,播深2~3厘米,播后浅覆土。铺膜质量要达到地膜与地面结合紧密,有破损地方用土盖严且每隔5~10米左右横向打一条土带,防止刮风时将地膜破坏。

常规种一般在覆膜后3~5天播种,每穴2~3粒,亩播量0.75千克左右。

杂交种覆膜后及时浇水,水后待地快干时播种,每穴2粒,或隔穴播单粒,再隔穴播双粒,亩播量0.5千克左右。

3.田间管理

1)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 缺苗较长的地段要进行人工催芽补种,缺苗较短的地段要就近留双苗。

2)及时间苗、定苗

1~2对真叶时间苗,2~3对真叶时定苗,定苗时要留成单株。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可适当推迟定苗时间至4对真叶。

(3) 中耕除草

播种前7~10天使用百草枯0.2千克对水25千克喷雾进行化学药剂除草,出苗后对地膜间杂草进行人工铲除。

(4) 水肥管理

向日葵现蕾期结合浇水,亩施尿素15千克,向日葵开花期浇第二水,此时向日葵植株高大,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的需水程度灵活掌握,如需浇水则要浅浇、快浇,防止倒伏。

(5)加强授粉

面积大且集中的地块,要开展蜜蜂授粉;有条件的还要开展人工辅助授粉,提高向日葵结实率。

4.病虫害防治

防治菌核病,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菌核净800倍液在初花期将药喷在花盘的正反两面,隔10天喷药一次;防治锈病,一般可在7月中旬,每亩用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~1 200倍液进行喷施,时间要选择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6时以后的无风天气进行。

5.收获

植株茎秆变黄、中上部叶片变淡黄、花盘背面成黄褐色、舌状花干枯或脱落、籽粒坚硬即可收获。收获后要勤晾晒、早脱粒,防止向日葵发霉变质,降低向日葵的商品价值。收获时要分品种收获,分品种摊晾,分品种脱粒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①底肥和种肥在铺膜前一次性施入。

②播种时间根据当地实际及品种生育期确定。

③提高整地质量是保证铺膜质量的关键。

④技术使用前咨询相关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。

四、适宜区域

内蒙古河套灌区;内蒙古东部;山西北部等地区。


 
上一篇:向日葵空秕的原因
下一篇:乌拉特前旗玉米红蜘蛛防治警报